北京师范大学团委和央视新闻合力,帮助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06级学生张鑫,与十八年前于该校支教的北京师范大学2010届校友于湛瑶取得联系。央视新闻报道了一则“发帖人通过十年前的电话号码联系支教老师”的新闻,引发诸多“寻老师启事”在评论区涌现,而张鑫便是通过该新闻,收到了于老师跨越十八年的回信。
这名留言网友名叫张鑫,目前在陕西西安一所高校工作。2006年,北师大研支团的于老师来到张鑫所在的高一12班教历史,于老师的到来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。张鑫告诉总台记者,为了让大家记住每一段历史,于老师都会以历史人物的故事为切入点,一下子就提起了大家学历史的兴趣。
于老师当时还是副班主任,为了帮班级在一场诗歌朗诵比赛中取胜,她参与诗歌内容的编写。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,她加班到凌晨4点剪辑伴奏音乐,每天和同学们一起排练,最终在比赛中,张鑫所在班级夺得一等奖。
研支团的到来给张鑫带来了快乐的时光,和新鲜的知识,也让他有更开阔的眼界去追求梦想。2009年,张鑫高中毕业后,手机号码和社交媒体账号都换了,也失去了于老师的联系方式。恰好不久前看到央视新闻的报道,思绪一下就被拉回18年前的高一,他很想再次找机会感谢于老师,表达这么多年对老师的想念。
于老师名叫于湛瑶,18年前,她正值大学四年级。抱着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想法,看到研支团志愿者的招募通知,便毫不犹豫地报名。来到库尔勒市第四中学后,她成了高一年级5个班的历史老师。
虽然在支教前学过系统的教学理论,但于湛瑶真正走上讲台时发现,每个班都有各自的特点,每个孩子也都不一样。给5个班上课,同样的一节课,绝不能重复讲5遍,特别是面对不同民族的学生,会对历史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。为此,她针对不同班级研究出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,也因此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。当用心准备的课程收到学生的积极反馈,看到学生们兴奋期盼的眼神,于湛瑶说觉得非常有成就感,这段支教经历也让她快速成长。
于湛瑶印象中的张鑫,是一个内敛的孩子。“他做事比较认真比较乖,其实和我交流并不多,支教结束后也没有过多联系。但在网上和我有两次留言交流,得知这次留言的人是他,还是很出乎意料”。时隔18年,当看到学生寻找自己,于湛瑶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。“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,让孩子们感到有所收获,对学生产生了哪怕一点点的影响和激励,都是莫大的幸福和幸运”。得知张鑫现在也是一名老师,于湛瑶感到很欣慰,“相信他一定是一名好老师”。
这段支教的故事,在两人的心中都播下一颗种子。上大学后,张鑫对公益志愿活动产生了兴趣,连续三年作为中国—亚欧博览会的志愿者参与盛会。工作以后,他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,义务献血、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书籍玩具。“因为我的家庭条件一般,从小接受了别人很多帮助,更想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别人”。
于湛瑶说,她的人生因支教留下了一抹明艳的色彩。“任何时候都心怀感恩,都会感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,成为闪闪发光的人,成为照亮别人的人”。如今,于湛瑶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工作。她既是一名“三农”工作者,也是一名文博工作者,18年前的支教和现在的工作,都是在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这么多年来,很多工作经验和能力得益于当年支教的历练。
当年支教的学生们长大后,也时常来北京和她相聚。“看着他们从高中到大学,再到工作、成家,很感谢他们愿意和我分享人生中的重要时刻”。于湛瑶说这些年来她的手机号一直没变,盼望收到弟弟妹妹们的消息,期望能和大家重逢,如她给库尔勒学生们的回信中写道:“真心祝福亲爱的你们,眼中有星辰,心中有阳光”。
原文链接: